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群星耀中华——记为强国奉献的新中国留苏学子

文、图/吕白玉


留学是人类文明传播和交流的方式,留学生是人类文明在交流中融合、在传播中创新的推动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的留学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留苏“热潮”,新中国的第一批留苏学生,他们怀着对新中国的美好向往,抱着强国富民、振兴中华的决心,奔向苏联奋进求索,学成归国后自觉融入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历史洪流,成为其后数十年间国家各领域建设的栋梁之才。

——题记


前言: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近代中国许多仁人志士“科学救国”理念的目标之一。从中国晚清由“中国留学之父”容闳力促而成行的“留美幼童”,到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严复、康有为和孙中山;从赴欧勤工俭学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蔡和森,到赴苏俄寻求革命真理先驱们;从在苏联长大的中国红色后代,到新中国成立后派出的留学生等,一代又一代留学先辈、前辈“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勇扛“索我理想之中华”的光荣使命,践行“请党、祖国和人民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自觉融入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历史洪流,成为新中国建设各领域的栋梁之才。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中国巨型计算机开拓者到中国干扰素之父……一项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留苏学子们书写了中华民族发展恢弘史诗的新篇章。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留苏学子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卓越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科学家精神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展现中华文化立场、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融合发展,有助于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留苏学子的历史背景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培养大批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也成为亟须解决的燃眉之急。1950年,中苏双方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双方约定以友好合作精神,遵照平等、互利、互助,尊重主权及领土完整及互不干涉对方内政原则,发展和巩固两国间的经济文化关系。这奠定了两国关系间政治上相互支持、经济相互合作和文化方面相互交流的基石。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苏两国各领域的合作交流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在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了一系列工业建设项目,历史上称“156项工程”,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中国外派留学生也因而出现了向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倒”的现象。

建国之初,从炮火和废墟中走出来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千头万绪,现有人才水平和人才储备,与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相差甚远。而当时的教育体系,知识不够系统性、专业性设置不完整,不能满足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需要,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还存在较大距离,但又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改造并孕育出国家迫切需要的大量工程、科技人才。在此背景下,中央做出了向苏联大量派遣留学人员,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先进科学技术的战略决策。1952年,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苏联高等学校(军事学校除外)学习之协定》。在其的指引下,中国向苏联大规模派遣留学人员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该协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启了人类历史史无前例的,国与国之间如此长时间、大规模、有组织的留学生交流活动。

这批新中国留苏学生回国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而且走到了生产的第一线,充实了技术骨干力量,新中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诸多的学科得到跨越式的发展,同时带动提升国内整体的科研、生产、教育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新中国留苏学生的概况

第一阶段从起步到快速发展:1948年派出李鹏等21名干部和烈士子弟。1951年8月11日派出375人,1952年派出220人,1953年583人,1954年1375人,1955派出人数1932人,1956年为2085人,达到历年派遣人数的最高峰。1956年,留学生派遣工作确立了“争取多派研究生,少派高中毕业生”的方针。第二阶段精益求精:1957年以后大学生派遣人数骤减。1957年起派遣到苏联留学的研究生,一般都要具备两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验。从1958年开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由技术人才转变为培养高级师资和科研人才。第三阶段从骤减到中止:1960年以后,中苏关系影响和通向其他欧洲国家的官方留学渠道的畅通,留学国别选择趋于多样化,派遣到苏联的留学生人数骤减至两位数的水平,1966年以后,中方完全终止派遣留苏学生的行动。1957—1965年的9年间共派出1844人。总的来说,1950—1965年期间,中国共向苏联、东欧、朝鲜、古巴等39个国家派出留学人员10698人。其中向苏联派出的为8414人,约占派出留学生总数的78%。如果加上1958年前后派出的,与苏联在中国援建的工业项目相关的约6000多名技术实习生,那么公派1.6万人。中国向苏联派出的留学人员,其中包括大学生、研究生、进修生、实习生,这一伟大的壮举是史无前例,不仅显示出毛泽东等一代开国元勋的伟大气魄,更是他们绘制新中国建设蓝图的重彩之笔。

留学生的选拔工作,事关国家的未来,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任务。新中国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派留学生,严格来讲是从1951年开始,当年是以保送生的形式,从国内少数几所中学进行选拔。1952年开始大规模通过高考选拔留苏预备生。留苏预备生派去苏联前须在国内留苏预备部(俄专二部)进行一年的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俄语和政治。

留学生的选拔、培养、管理、使用是一复杂系统的工程,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外交部、教育部、国家科委、其他各部委细致分工、密切配合,保障整个工作有序进行。在1960年12月的国家科委党组、教育部党组、外交部党委《关于今后一个时期的留学生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留学生的派遣、留学生毕业回国分配工作。根据科学技术合作协定派遣的实习生选拔工作由国家科委负责;大学生、研究生、进修教师的选拔工作和所有留学生的最后审查批准、派出、国外管理和假期回国学习等工作,由教育部负责;留学生在国外的思想政治工作由使馆负责,在国内由外交部和教育部共同负责,其中关于政治思想教育和组织工作以教育部为主,涉外事宜以外交部为主……

对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留苏学生来说,在最初的几年,甚至于整个留学过程中,突破语言关、生活关,刻苦学习,过的都是一种近乎“苦行僧”般的生活,但面对各种困难他们坚持下来了。教室里坐在第一排是他们;图书馆里最后一个离开的是他们;课堂笔记记得最认真的是他们。中国留学生对于学习成绩“五分”的执著追求,绝不仅仅是个人颜面的荣耀,而是优异成绩背后蕴含了太多对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深知,只有刻苦钻研,竭尽所能学到真本领,才能不辜负党的嘱托,才能报效祖国,都是为了回答毛泽东1957年对他们讲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那个重托。

留苏学生是新中国派出的第一批民间使者,在汲取先进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传播到异国的土地上。

留苏期间课堂之外,每逢节日、庆典,中国学生都会为苏联人民献上富有浓郁民族特点的演出,有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有粗犷的陕北秧歌,有欢腾热烈的“红绸舞”,也有欢快轻灵的民乐合作。特别是在每年“五一”和“十月革命节”,中国留学生和苏联同学共同欢庆节日。此刻,没有种族的差异,也没有文化的距离,这是友情交融的时刻,这更是“国之交在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的时刻。


优秀留苏学子的报国成就

留苏学子学成归国后,立即和全国人民融为一体,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中,在各自工作岗位、在各条战线勤奋工作,奋力拼搏,成长为本行业的专家、能手,其中不乏有科学带头人、著名学者、艺术家……;不少人成为担负领导重任的国家、部门、行业的管理者、决策者,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3.1954年莫斯科机床工具学院中国留学生范培义在苏联工程师指导下的立式铣床上实习照片.jpg

1954年,莫斯科机床工具学院中国留学生范培义在苏联工程师指导下的立式铣床上实习


据不完全统计,留苏学生中担任国家省部级及以上领导工作的归国留苏人员有60多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批五六十年代的留苏学子成为中国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此外,还有200多位留苏、东欧归国人员成为省部级领导干部,100多位留苏、东欧归国人员成为解放军高级将领。

“只要国家需要、人民需要,再苦的科研也要去做”。留苏学子大力发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找准专业优势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留下了为国家不懈奋斗的足迹,创造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产生了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当年选出的17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留苏学生的比例高达92%。截止2010年,在留苏学生中有96位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03位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5位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2位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1999年5月,国务院发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设置国家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奖一次,包括多个奖项。其中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或者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技工作者。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每位获奖者奖金为500万人民币。从2000年起截止到2019年1月,共有31人获此殊荣,其中就有6人曾留学苏联。他们是:“中国巨型计算机开拓者之父”——金怡濂,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1956—1958年在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电子计算机技术,2002年度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王永志,航天技术专家,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1961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2003年度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我国著名数学家——谷超豪,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教育研究院院士,教授,在纯数学和应用数学方面有杰出的贡献。1957年赴莫斯科大学数学与力学系进修,1959年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的卫星之父”孙家栋,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51年赴苏联在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发动机专业,1958年回国,苏联学习生活达7年之久,2009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侯云德,1958—1962年在苏联莫斯科伊凡诺夫斯基病毒学研究所学习,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17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钱七虎,中国工程院院士,1961—1965年在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学习,获副博士学位,2018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12.20世纪50年代留苏学生在莫斯科市郊国营农场劳动时与农场工人合影.jpg

20世纪50年代,留苏学生在莫斯科市郊国营农场劳动时与农场工人合影


在文化教育等方面,也有诸多留苏学生的身影,如著名的钢琴家、美术家、音乐家等。

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滋养和传承,是传播留学人员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有力支点和自信底气。“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忧,祖国和人民的乐就是我乐”的价值抉择延展为“振兴中华,用我辈之责”的现代担当,“科学为西方富强之源泉,救我垂绝之国命”的理性反思升华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的行动指南。

新中国的留苏学子特有的爱国情愫、创新素养、求实作风、奉献意识、协同精神和育人情怀,立体的呈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融合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了重要力量!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留苏学子同时也是中俄友好往来的见证和宝贵财富。

(作者单位: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